获取人脉的3个阶段:地基、楼体、房顶

  1.地基:人脉的积累
 
  说到这里,你在脑海中已能形象地描摹出人际网络的样子:你好像站在一个蜘蛛网的中心,其他所有人站在经线和纬线交叉而成的节点上,距离你或远或近,但一般不超过6个中间人。当然,这个蜘蛛网的几何结构是不完美的:某些节点之间还有七歪八倒的杂线,而某些经线或纬线又是断的……但无论如何,其他人总能通过某些丝线,最终和网心的你连在一起,只是你一时不太看得清楚具体路径或最短路线罢了。
 
  既然身处同一张网中,人,总是找得到的;但能多快、多轻松地找到,这是一个问题。
 
  在白龙SEO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三层因素。如果把“人脉获取”的体系比作一栋楼房,那么地基是你的积累,楼体是你的方法,房顶是你的敏感程度和意志渴望。
 
  对于你找人的速度而言,你的人脉积累显然是基础。
 
  这里的积累一是自然积累,主要是你所上大学、所服务公司的层次和规模。层次高、规模大,自然积累优良。
 
  在社会洪流中努力奋斗,力争上游,是让你自然积累起大量人脉的主要因素,而且是更多元化也更有价值的人脉;即便他们中的大多数你都不一定正儿八经打过交道,甚至都没有意识到他们的价值或未来价值。比方说,拥有一定地位和成就的人就会拥有影响力,从而获得大量粉丝,那么他没和每个人聊过并不要紧,这种关系暂时是单向关系也不要紧,因为其知名度覆盖之处,自然会有人带着合作机会来找他。比起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这样的关系相对来说是弱的,在社会学里被称为“弱关系”。
 
  社会学实验证明:与常识相反,人一生中大多数利益相关的机会并非来自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之类的“强关系”,而是来自那些一面之缘、线上同好、萍水相逢、偶然提及之类的“弱关系”。反过来,弱关系的多少也跟该人的“社会地位”高低或“成功程度”大小呈正相关。换句话来说,越是居于社会金字塔塔尖的人,也就是所谓质量越高的人,其所连接的人脉一定是越多的。反过来,屈居塔底的人,其所连接的人脉一定非常少。
 
  让我们想一想:在许多凋敞的乡村,甚至是大城市中的贫民社会,民众们的生活状态远不及高质量人群繁忙,却往往只拥有亲属和邻居这样廖雾无几的社会关系,而且只有强关系:什么事都跟这几个人打交道。那么,如果说现代社会的机遇都是新鲜信息带来的,而你的强关系人脉和你生存的信息环境基本相同,它们又怎么可能给你带来多少外部机遇呢?所以我们经常说:圈子可以混,但小圈子思想不可取;你的圈子越多且越不同质,才会越有价值。
 
  如果只依靠自然积累,那么由于马太效应,先天不足的人难于奋起直追;而好学校大公司的人也可能坐吃山空。因此,在自然积累之外,人人都应该自觉地主动积累。这种积累,我们叫“國”,“國积”的“國”。前面说过人脉不需要“设计”,因为没有必要而且很累;但日常國积人脉只是利用某些互联网工具,尤其是优质的职场社交网络平台,轻松获得触达海量人脉的信息渠道,却并不打扰他们,更不会侵犯他们的隐私,甚至无需让他知道你已有了可以向他喊话的信息渠道。同样,没正事的时候别去找人,但这个前提并不妨碍我们没事國人,未雨绸缪。“國积”比“设计”省力太多,因为百分之九十九的工作都是工具后台的算法在帮你做,然后,你的人脉就可能发生裂变。我们会在后面介绍如何用工具國积海量的人脉。
 
  除了使用互联网工具,主动國积也可以在线下进行,譬如参加各种会议或加入某些团体,以及在普通的交友活动中稍加留意。留意什么呢?——种被称为“人脉王”的奇妙生物,他们是人脉网中的大节点或通讯枢纽,比其他节点联系着多得多的节点;形象地去描述,那就是从这些大节点发射出的丝线要比其他节点多得多,如果每一个普通的节点仅仅连接着大约150个节点或者更少,那么大节点可能连接着1500、15000、150000个节点甚至更多。
 
  中国传统社会的人际网络大致是由宗族、乡亲、师生、主仆、君臣等关系构成,发展到个人人格独立、不从属于他人的现代社会,硬性的人际网络便多由更加扁平化的同乡、同学(校友)、同事(前同事以及同行)来标识,而软性的人际网络还有因各种利益、兴趣、话题与活动形成的小圈子。无论是哪一种人际网络,无论它所在的领域是冷僻艰深还是热门广阔,它们都是围绕大节点构成的。这些大节点所代表的人,有的是领域内专家,有的是领域间桥梁。前者固然地位显赫、学识渊博,但后者却可能是一些喜爱跨界的普通人,譬如同乡、同学、同事中热心又爱组织的带头大哥,譬如圈子里精力过人的意见领袖;又或者其职业属性要求他们成为人脉线索的汇聚,比如以记者为主的媒体人以及我们又爱又烦的猎头,这两类人可以说是能够亮瞎你眼睛的人脉明星。
 
  所以说,國积人脉时,注意抱“大腿”,多交几个记者朋友肯定没错,往往一个普通记者掌握的人脉就不乏各界名流!记者的人脉要比正常人多出N个数量级,尤其是主编们会定期获取下级记者的联系人通讯表,掌握着既庞大又上流的人脉数据库。
 
  相比在我心中排名第一的人脉王——记者,猎头这个工种则是紧随其后的人脉明星。猎头,天生就以“贩卖人口”吃饭,他们手中的人脉规模或许比记者的还要大。但为什么是老二?因为他们可能不如记者表面上更中立和非功利。多数人面对记者的诉求,下意识会觉得你能帮我扩大影响力,为我带来价值;而多数人一看到“猎头”这个头衔,则本能地感觉是来利用我给你自己赚钱的,如果不是适逢其时我就想要回避、谢绝、落荒而逃。同时,猎头的分享精神也不如记者。因为优秀的候选人给了同行,对猎头的业绩肯定有直接威胁;而热门的采访对象给到同行了,却好像无甚大碍还卖了个人情。所以说从道理上,猎头的人脉一般会比记者所掌握的,平均低那么一点层次,少那么一点意思。
 
  除了职业属性,同样的行业,事业和生活上更成功的人,可以肯定其人脉质量一定是更高的。有句老话说得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牛人的人脉,很少会是熊孩子。吴晓波能够和罗振宇为友,沈南鹏会与徐新英雄相惜,马斯克多半留心扎克伯格,乔布斯肯定关注比尔·盖茨,不会去关注路人甲比如我。所以说,牛人的人脉多半是牛人BCD,BCD又关联着牛人脉EFGHIJK,这条关注链无限拉长,就仿佛牛子牛孙无穷匮也。运用一些工具性的技巧,你也可以以观察明处的牛人为出发点,分析他们的信息交流内容,顺藤摸瓜地挖出蹲在暗处的一大群牛人。
 
  综上所述,在國积人脉时,要记得一句话叫作“节点优先,以一当千”:获得一位人脉王的友谊,就相当于间接获得了他的一千个人脉,这可能相当于你费百倍的精力去获得一百个普通人的交情。國积人脉时,无论是从量还是从质的层面去考量,人脉节点和人脉散点的性价比都不能同等视之。
 
  总结起来,國积人脉不仅要重视弱关系以扩量,还要重视成功者以提质,更应该重视人脉王以求量与质的兼顾。
 
  2.楼体:工具和方法
 
  积累有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就带着事情去找人。找人找得快,方法要对路。一“知”二“侦”三“研”四“聊”是我的大逻辑。
 
  知是“知道”的“知”,就是你必须明确需求,不仅知道你找的是谁,还要知道找来做什么——这就排除了“没事找人”的情况。有时候要知道目标是谁,你得事先梳理业态,做足行业研究。有时候要知道目标出没的大致范围,你得对他有所了解。自问自答,比如:我有哪几个待解决的问题?能解决的人掌握什么资源、具备哪些能力?这样的人供职于怎样的机构,有着怎样的职权?这样的机构组织有哪些,线下地点位于何处?
 
  线上浏览官网、官微的步骤不可省。说到底,确定需求要求一个人具备进行桌面研究的基本能力和习惯。需求越明确,后面的步骤你就越省力。
 
  侦是“侦察”的“侦”,其实并没有字面上看去那么需要专业能力,但确实需要借助互联网工具,有时还需辅以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不错的人脉积累能让你侦查起来更为得心应手,因为就像是在翻检自己的口袋。当然,并没有哪一种工具单独使用就能让全体地球人都“尽入我囊中”。对信息线索的感知和操作,也得比较敏感、机动、灵活。我的外婆(95岁高龄)关心国计民生、国际风云,我的母亲酷爱阅读医学、科幻和侦探小说,都是心细如发、敏锐如雷达,并能从信息获取中得到极大快乐之人。因此有时我怀疑这是几条祖传的染色体在显灵,所以很不幸我没法送给你。
 
  研是“研究”的“研”,和“知”有所不同。这里指找到目标人之后,要通过任何能获得的渠道,对他的性格烹赋、兴趣爱好、过往得失等个人层面的特征,尽量进行全面的了解,不用理性剖析出12345,但是心里得对人物画像有所“感觉”,即便是一千度近视雾里看花的效果,也可以有效避免在聊的阶段裁进阴沟。举例而言,是上海人,你别扑上去叫哥们;是东北人,言谈举止注意给面子。若他事业成功,就别表现得过分崇敬拘谨:若他半生坎坷,就要设法唤起他的共情,自黑一把好过流露怜悯。具体怎么了解一个人,无非是更多一点的桌面研究、朋友打探再加一些基于常理的洞察。网络时代,绝大部分人逃不过有心者的审视。
 
  聊是“聊天”的“聊”,不过理解为“撩汉”的“撩”似乎更形象?聊不是一件随意的小事:沟通时必须兼顾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针对性;如果无的放矢,对方很可能把你透明化,因为感受不到尊重和诚意。模板化的邀请函一看就是群发,为什么群发,还不是由于发函方想要利用别人完成自己的KPI?更有甚者,一些人幻想批量谈成合作,批量招到牛人,批量说服某个群体,这简直就像指望着老天批量掉馅饼一样虚妄。我相信,做人本身的生意不能妄想沿用大机器时代的成批处理法,虽说满足最底层的需求或许可以除外。
 
  3.房顶:找到的意志
 
  奠定了基础,掌握了方法,你对找到此人究竟有多渴望,仍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你找到他的难易。
 
  我们肯定听说过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源于古希腊神话,讲的是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爱用象牙精心雕琢美丽的少女,他对雕塑的深爱感动了爱神,于是爱神赋予了雕塑以生命。简言之,皮格马利翁效应就是“心想事成”。我们往往把它看成是廉价的祝愿,西方社会学家却鼓励你把它当真,因为足够数量的社会学、心理学实验和教育学、管理学案例已经证明:你期望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充满自信的期待,事情就一定会顺利进行;而唯恐事情受阻,阻力就会真的产生。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提出人是哈佛大学的罗森塔尔,他随机挑选了18名普通学生,郑重地告诉校方这都是天才。半年后当他回访之时,发现这18人确实有了超人的进步。如此神奇的发现被公布于世之后,杰克·韦尔奇、松下幸之助、安德鲁·卡内基、洛克菲勒都在企业管理方面成功地实践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原理是否跟量子论中的“观测使量子态塌缩”原理有关,目前尚无定论。而我想补充的是,前人很少提到,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找人这个领域也是大放异彩。
 
  每逢我觉得我一定能找到谁,或者我拼了老命要找到谁,那么找人的过程就会势如破竹,线索就会到处都是。在找人的事宜上,皮格马利翁效应在20年前就已经使我受益了。
 
  确实如此!找人能找到,信念最重要。请相信:非要找到谁不可,那么线索就会处处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