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取人脉的标准:短平快、巧准简

  获取人脉的标准是短、平、快地找到,巧、准、简地聊上。
 
  网站需要优化,人脉也需要SEO,白龙SEO认为。获取人脉的第一步是把人找到,第二步是初步的结识。结识成功,才谈得上价值交换的可能;交换发生后,人脉就被获取到了。那么,把人找到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才算结识了对方?更进一步,如何快速、高效地找到和结识他?
 
  提起找到对方,正常人的第一反应多半是直接冲到对方跟前去;即便不用如此,还是得拿到人家的手机号或微信号,才有“找到”的“感觉”。但我觉得不必如此。因为我们找人是为了办事和解决问题,那么只要找到一条能将诉求有效触达到他的信息渠道也就相当于找到他了。而做到结识他也不需要你们成为至交好友,故而没必要拉着人袖子不放让你的面孔被记住,而是在让对方知悉你那诉求的同时,设法唤起他的初步认可,让他给你积极反馈的概率达到最大。
 
  如果一个公司规模超百人,而你通过前台电话或官网上公布的服务邮箱去找他们老大,最后多半都是石沉大海。简言之,用常识想想:有无把握通过这条渠道送达你的诉求,让那位具体的目标人知道。如果你自己都感觉心里没底,那么渠道肯定无效。
 
  当然,由于“六度空间”的客观存在,人总是能找到的,无非是时间和代价的问题。我们当然希望一旦有需要,就能短、平、快地找到他,不用经历旷日持久、曲折坎坷的过程。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明明直接勾搭没问题,却要曲里拐弯地通过中介去引荐;明明十分钟内就能说上话,却非得让目标人十天后才知道你找他。显然,方法渠道不同,效率就有天壤之别。采用了不必要的策略,找人过程就会纠结而烦躁。因此,能让我们高效找到目标人的策略,理应优先被采用。
 
  找人时我主张根据具体情况,奔着尽快把人找到的目标,在上中下三种策略中选优。
 
  上策是:从互联网上的草蛇灰线、蛛丝马迹中直接找到目标本人。
 
  说起来这有点像O2O:线上下单,线下消费。很多朋友不太理解我的做法,在他们看来目标人生活在线下,而线下世界和线上空间裂痕深深。但对于我这种线下寡言慎行、线上自由翻飞的互联网老手,这道所谓的裂痕根本就不存在。而且,网络追踪不仅容易带给我成就感,甚至还能带来乐趣。
 
  上策要是报废,才应启用中策,也就是出自多数人本能的常规做法:问朋友,设法找个中间人。但成熟的人都清楚:人情经不起用,不仅不能频繁地用,也不能无休止地用,欠情没能及时偿还,人情也就枯竭掉了。能否找到对的中间人也是现实的问题,一则有时中间人是谁本身就难以确定,二则有时找到中间人更难或者难度相仿,三则中间人就一定是活雷锋吗:在我们看来,即便对他而言只是打个招呼,举手之劳,往往中间人还是懒得动一动。对此,如果我们既不解又愤怒,那是因为没有站在中间人的立场上。
 
  其一,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不把需求说明白,常连找人的目的这样的基本信息都缺失,只说要找某某某,谁认不认识他。这时中间人是茫然的,获取不到任何信息,也产生不了跳出来举手的动机。
 
  其二,多数情况下,递话牵线只有风险没有收益,像我一样受过夹板气就知道牵线不是递个话就完那么简单。因为即便双方都是靠谱的高素质人员,也有很大概率因为性格差异、沟通误会或一些小小的意外而合作不成,搞得不愉快,此时中间人就得里外为难。
 
  如果没把握让双方真正达成合作,就不要率性去当中间人,看似摄合完了就不用管还能卖个好,其实客观上已经押上了自己的人品,一不小心就会失去朋友。
 
  除非上策中策都挂掉,而这人非找不可找不到就要死,我们才用下策“上门去堵”。
 
  不经预约,强行出现在目标人面前是相当不受欢迎的,非常地唐突、不礼貌。听朋友说,会议结束后,她见有人冲上前去和投资巨头合影,只听人家直率地说:你这已经是第四次找我合影了,下次还是别再来了;无论你来堵我多少次,我也不会投你的项目。显然,同样的诉求触达对方,他不会因你远程喊话或是当面对话而改变决定。所以,何必非要见面呢?
 
  北方朋友总喜欢把人约出来喝个茶,聊个天,好像这样更能把事办了;但我的南方朋友却说,当初在广州工作,成天足不出户,敲定一桩生意就靠几通电话,来到北京后被迫满城跑,单日成交量不升反降,真的很不习惯!
 
  谈到“结识”,与投资人强行合影的那位创业者应该算“结识未遂”。同样的,“虹桥一姐”固守机场,得到了很多她与明星艺人的合影,显然也和“结识”无关。艺人们满足了一姐的合影愿望,但未见得从心里认可她的行为。因此,我所定义的“结识”,必须是获得双方达成良性互动的开端。
 
  “快速地找到并结识”——大家清楚它们的标准了吗?如果你找人能够达到这些标准,你的生活和事业,你几乎每天都要进行的人际协作,就会减轻很多阻力,极大地提高效率。